4)若尔盖县寺院,有达扎寺、达金寺、求吉寺、班佑寺、哲蚌寺、苟象寺、尼尔西寺、罗尔格寺、詹巴寺等。
达扎寺(达扎吉祥善法寺)(图片2487~2491),属格鲁派(黄教)寺院,位于县城北郊。寺院依山而筑,建筑既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,又有汉族传统的梁架、金顶,巧妙将汉藏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融为一体,形成了别具一格、规模宏大、错落有致、主次分明的寺庙建筑群。由第一世达扎活佛曲吉毛郎伦珠创建于公元1663年(康熙二年),经第四世达扎活佛洛桑寺院建筑风格别具一格,既有藏族传统的建筑风格,又有汉武建筑风格,两者合二为一,规模宠大壮观。主要建筑有三大扎仓的经堂、达扎活佛的寝宫、寺院藏医门诊部、宗喀巴殿、怙主殿、犀甲护法神殿、时轮塔、菩提塔、尊胜塔、降魔塔,还有僧众住的禅院、转经房等。寺院现有僧人172人,其中格西50人,现有活佛2人,是安多藏区规模较大的重点寺院之一。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(图片2487)达扎寺。

(图片2488)达扎寺。

(图片2489)达扎寺。
(图片2490)达扎寺金殿。

(图片2491)达扎寺。
达扎书院(图片2492~2495),藏区唯一的书院,位于寺院前右侧,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,为三层藏式传统建筑。原本是达扎寺的一个藏经楼,使书院承载起了藏书、阅览、学术交流和举办展览等功能,这一改变,受到了佛教信众和中外游客的欢迎。
书院于2006年向社会开放的达扎书院,因其藏书丰富而闻名,每天有大量僧俗来此阅览藏书。书院藏有十多万册藏文、汉文书籍,其中藏文书籍涉及宗教、医药、天文、历算、传记等方面。
一楼为藏、汉佛学文献、图书及其它多类别社科图籍收藏利用中心;
二楼为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收藏及展览中心;
三楼为纪念堂。

(图片2492)达扎书院。

(图片2493)达扎书院。
(图片2494)达扎书院。

(图片2495)达扎书院。
晒佛节(图片2496~2500),又称瞻佛节,是藏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,晒佛节就是把寺院里珍藏的巨幅锦缎织绣佛像,抬出来(平时是卷起来收藏保护的)展示于蓝天白云之下及广大信众面前,让善男信女观瞻膜拜。

(图片2496)晒佛节。

(图片2497)晒佛节。
(图片2498)晒佛节。

(图片2499)晒佛节。

(图片2500)晒佛节。
达金寺(图片2501~2503),全称“达金寺吉祥善法寺院”,属格鲁派(黄教)寺院。1663年,由第一世达扎活佛曲吉?毛郎伦珠主持创建,距今已有338年的历史,历经七世活佛的主持和发展,寺院现在开设了闻思学院、密宗院、时轮学院。
达扎寺的节庆法会有正月祈祷法会,期间有晒佛、观酥油花、转弥勒等法会。四月娘乃法会,期间僧众要闭斋十六天,专修观音,记六字真言。还有七月辩论会、十月燃灯法会、十二月禳灾法会、跳法王舞等法会。

(图片2501)达金寺。
(图片2502)达金寺。

(图片2503)达金寺。
求吉寺(图片2504~2507),又名“德普求吉”,意即“德字沟上法主寺”。全称为“巴旦习周罗尔吾曲培伦”,即“具德讲修弘法宝刹” 。藏传佛教萨迦派寺庙,因创建人求吉曲扎让波得寺名。寺院先后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,逐步建立起寺庙完善的清规戒律,先后创立了密宗院、显宗院、修习院、争辩院、成为川西北培养人才的一大寺。寺供养的本尊为喜金刚。护法神为“宝帐依怙吉祥天女” 。
位于若尔盖县求吉乡嘎哇寨,坐落在盆地的中间“象鼻”形的山梁上,从空中俯瞰寺庙,周围的大山就像一片片的莲花瓣簇拥着寺庙,潘切河从盆地中流过。嘎哇,藏语为搭帐篷的地方,传说:求吉寺第一任活佛云游传经到此,怀中的海螺突然响起。活佛认为这就是应该建寺的地方,便在这里搭起帐篷,开始建造求吉寺了。

(图片2504)求吉寺。

(图片2505)雪中求吉寺。
(图片2506)求吉寺。

(图片2507)求吉寺。
金冠舞(图片2508~2512),求吉寺的法舞,因在舞蹈的过程要戴上金色帽子而得名,法舞还有许多戏剧性的场景,使整个法舞富有幽默感,也很生动,观看的人不觉沉闷。
在汶川水磨镇举行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,求吉寺将特有的宗教特色文化 金刚橛法舞俗称“金冠舞” 展示。

(图片2508)金冠舞。

(图片2509)金冠舞。
(图片2510)金冠舞。

(图片2511)金冠舞。

(图片2512)“金冠舞”在汶川水磨镇举行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。
哲蚌寺(图片2513~2524),黄教寺庙依山而建。

(图片2513)哲蚌寺。

(图片2514)哲蚌寺。

(图片2515)哲蚌寺。

(图片2516)哲蚌寺。

(图片2517)哲蚌寺。

(图片2518)哲蚌寺佛像。

(图片2519)哲蚌寺藏式的千手观音像。
(图片2520)哲蚌寺佛像。

(图片2521)哲蚌寺佛像。

(图片2522)哲蚌寺佛像。

(图片2523)哲蚌寺佛像。

(图片2524)哲蚌寺佛像。
苟象寺(图片2525~2526),位于求吉乡苟哇村,是阿坝洲最早的几座寺庙之一,苯教的中心寺院,已有1780余年历史,规模宏大,下有内7寺和外18寺,统领着128座寺庙,其中包括甘肃省迭部县的部分寺庙。26代象帕大师一生致力于苯教的兴旺和宏扬,圆寂后骨灰放在银塔内,供信徒僧众朝拜。
寺内有护法殿1座,活佛殿1座,客房1座,廊厅、小经堂各1座,膳房1座,高僧台1座,僧舍16间,水动转经房1座等组建而成的建筑群落,占地面积12847平方米,建筑面积9079.6平方米,藏有各种法器300多套,经书1500余部,唐卡150多幅,大小菩萨数千尊及几代象帕大师的舍利。

(图片2525)苟象寺。
(图片2526)苟象寺神降舞。
尼尔西寺(图片2527~2532),位于阿西茸乡多巴村,全称尼尔西如意珍宝洲,尼西是四座圣山间之意,四圣山为观音圣山、秽迹金刚圣山、度母圣山、马头明王圣山。
由第一世尼尔西圣僧昂旺多布丹大师,初建于公元1774年(藏历第十三绕迥木马),属格鲁派寺院。历经五世仁波切主持,距今有230多年历史有大经堂、仁波切寝宫、护法殿、历代仁波切灵堂殿、度母殿、伏魔炽燃霹雳佛塔(狮面佛母圣塔)、普贤燃光佛塔、金刚萨缍见解脱大塔、如来八塔等错落有致、宏伟壮观、红墙金瓦,修缮完整。寺院每年举行很多法会,其中最隆重的有:农历新年时黄教祈愿大法会(孟浪),二月的玛尼圣丸修持法会(玛尼日珠),四月闭斋法会(良聂),十月燃灯法会(达资安确),还有一年一度的密集金刚、大威德金刚、大日如来金刚的自如法会、莲花生大士荟供,十二月举行大威德驱魔咒经法会(歌多)等诸多法会。
(图片2527)尼尔西寺。
(图片2528)尼尔西寺。

(图片2529)尼尔西寺。

(图片2530)尼尔西寺灵塔大殿。
(图片2531)尼尔西寺灵塔大殿。

(图片2532)唐卡为法王在累世中的化生示现。
詹巴寺(图片2533~2536),藏传佛教寺庙,坐落在降扎乡的一座山顶上寺庙雄伟,有大经堂、转经筒,寺庙中的僧侣喇嘛很少。

(图片2533)詹巴寺。

(图片2534)詹巴寺。
(图片2535)詹巴寺大经堂。

(图片2536)詹巴寺远眺。
5)、红军在若尔盖,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历程大部分在若尔盖县境内。境内有著名的巴西会议会址、包座战役旧址等革命遗迹。长征中,中国工农红军一、二、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皆由若尔盖县出川入甘,也是四川省境内红军三大主力唯一共同走过的县份。
班佑寺巴西会议旧址(图片2536~2546),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,在遵义会议之后的8个月后,党中央在川西北小镇巴西乡的班佑寺,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紧急会议。
巴西乡向南走上三四公里,如今,一座较新的班佑寺就呈现在眼前,它背靠青山,面对较开阔的山间地带,半个山坡飘扬着绚丽的经幡。新寺旁有一片断壁残垣的寺院,它就是原来的班佑寺,也就是巴西会议的旧址。1978年,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巴西会议会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原班佑寺内有的100根竹材梁柱,又称百竹寺,寺坐南向北,始建于康熙十八年的三层土木结构建筑,呈四合院布局,山门为重檐歇山式顶结构,正殿大雄宝殿为藏式平顶建筑,紧邻巴西河,四周群山环抱,森林茂密。大殿宽27.7米,进深33.7米,后殿宽14.50米、进深6.22米,整个平面呈“凸”字形。殿墙用黄土板筑夯成,底宽上窄,墙基厚1.40米,残高8.92米。有一口铁锅,上镌刻有铭文:民国十二年(1923年)锻造的字样,残壁前立有石碑,上书“巴西会址”的标志。
忆当年:1935年8月底,毛尔盖会议后,右路军(中央红军)穿过茫茫草地到达巴西一带,等待与左路军会合。但是,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到达阿坝后,违抗中央命令,拒绝与右路军会合,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。针对这种情况,中共中央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。会议讨论一方面军工作方针问题。出席会议的有:张闻天、博古、毛泽东、王稼祥、凯丰、陈昌浩、刘少奇、彭德怀、杨尚昆、李富春、徐向前、傅钟、李卓然、邓发等。周恩来因病未参加会议。
9月9日上午,张国焘给陈昌浩来了份密电,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,电报的大意是命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,并提出“彻底开展党内斗争”。叶剑英立即报告了毛泽东。毛泽东、张闻天等随即赶到了三军团驻地巴西,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。
会议分析了红一、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、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。毛泽东等同志一致认为,在此种危急关头,再继续说服、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,不仅没有可能,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。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,立即率红一、三军、军委纵队一部,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,到阿西集合,继续北上,向甘南前进,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、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,要一军在原地等待。
9月10日凌晨,党中央率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向甘肃俄界进发,同时发布《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》。

(图片2537)原班佑寺(左)与新建班佑寺(右)。

(图片2538)重建后的班佑寺。

(图片2539)重建后的班佑寺。
(图片2540)巴西会议旧址,班佑寺遗址。

(图片2541)巴西会议旧址,班佑寺遗址。

(图片2542)巴西会议旧址,班佑寺遗址。
巴西会议是1935年9月2~9日连续召开的,其中最重要的是9日夜里召开的政治局紧急会议,决定10日凌晨2点中央红军北上,使得党中央转危为安。这次会议的地点就在阿西牙弄周恩来的住处(图片2543~2546)。

(图片2543)巴西会议会址。

(图片2544)巴西会议(阿西牙弄紧急会议)遗址。
(图片2545)巴西会议(阿西牙弄紧急会议)遗址,周恩来驻地。

(图片2546)阿西牙弄三军(团)十三团警戒遗址。
包座战役遗址(图片2547~2552),位于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,地处深山峡谷的包座河两岸南北长10公里、东西宽6公里。分上、下包座,多为高坡、森林地带,遗址现存有国民党军修筑的地堡、战场及国民党军指挥部达金寺。
1935年8月29日红三十军、红四军发动包座战役,经过一天一夜的英勇奋战,歼敌四千余人,俘虏八百余人,缴获大量的枪枝弹药和物资,从而打开了红军北出四川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战斗计划。
1989年1月达金寺被阿坝州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(图片2547)包座战役嘎哇寨战斗遗址。

(图片2548)包座战役牙弄路口战斗遗址。
(图片2549)包座战役庆功会场遗址。

(图片2550)求吉寺中共西北局会议遗址。

(图片2551)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遗址。

(图片2552)求言潘州前敌总指挥部遗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