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滴在空气中的降落速度最初是逐渐增大的,随雨滴降落速度的增大,空气阻力也逐渐增大,则雨滴的加速度逐渐减少,最后加速度减为零,雨滴成等速下降。这时雨滴的降落速度达到最大值,叫雨滴终速。 不同大小的雨滴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7
根据产生土壤侵蚀的“动力”划分,土壤侵蚀可分为水力侵蚀、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 型。??水力侵蚀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。 重力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,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,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7
为了给水土保持、雨水集蓄工程及田间试验提供科学依据,定量的评价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以及入渗产流关系,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受地质、地形、土壤、植被、降雨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必须进行大量的单因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6
黄土侵蚀地貌按形态划分,可分为沟壑地貌和沟谷地貌两种类型。(1)沟壑地貌是在侵蚀的初期阶段依次形成的几种沟谷形态。主要包括:①细沟:当坡面上水流增大时,片流逐渐演化成股流,将坡面侵蚀成大致平行的细沟。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5
指地表沙粒类松散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地表的迁移过程,是风沙活动和土地沙漠化过程的开始,可分为吹蚀和磨蚀,前者为单纯风力作用,而后者为风沙流的侵蚀作用。在吹蚀和磨蚀作用下,地面分散颗粒的运动方式分为悬移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3
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山区、丘陵区侵蚀活跃的沟壑和陡坡上,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,其中下部一部分被水流淘空,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,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,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。包括崩塌、滑塌、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2
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,全球除永冻地区外,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,指陆地表面,在水力、风力、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,土壤、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、剥蚀、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。土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2
水力侵蚀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侵蚀形式,在山区、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,降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。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。主要分为面蚀和沟蚀两大类,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,伴随面蚀沟蚀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1
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。造成沙漠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,也有人为因素,其中,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,多数归咎于人为因素。如中东的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,从而发展成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1
水土保持是采用工程、生物和耕作等措施,增加地面植被覆盖,提高土壤抗蚀力,防止水土流失,保护水土资源,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活动,是防治水土流失,保持、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、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,保护和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1
黄河,中国的第二大河。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,蜿蜒东流,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,注入渤海。干流全长5464公里,水面落差4480米。流域总面积79.5万平方公里(含内流区面积4.2万平方公里)。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10
塬、梁、峁是黄土高原最基本的沟间地表形态。 塬是一种表面平坦,周围为沟谷环境的地貌形态。受沟谷割切的程度和黄土堆积前原始地面的影响,这里的塬可分为完整塬、台塬、破碎塬三类。 由于沟谷侵蚀剧烈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09
中国第四纪黄土分布于中国北纬34°~45°地区,主要堆积于海拔2000米以下各种地貌单元上。堆积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沙漠—黄土带东南部干旱、半干旱区,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于西北、华北等地,以黄河中游最为集中,南界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08
午城黄土的标准剖面地点位于山西省隰县午城镇的昕水河支流——柳树沟内砾石层之上。形成于距今240---12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,剖面分布在离石黄土下部。岩石颜色较红,含有红棕色埋藏土壤层。在午城黄土中,未见清楚层 ...
分类: 概况 2014-9-3 16:08
离石黄土属于中更新世晚期,形成于距今120---9万年前,分布于中国华北、西北、黄河中游等地区,典型剖面在山西离石县,故名离石黄土。呈浅红黄色,较午城黄土为浅,较马兰黄土为深,以粉砂为主,不具层理,含多层棕 ...
分类: 网页 2014-9-3 16:07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14-2018 loess.geodata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X3.1